李红兵表示,和街道级照料中心相比,养老服务驿站更像是一个老年活动场所、一个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政府将支持社会力量研发、生产和销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产品,建设老年用品展示中心,作为老年产品用品集中展销、体验和适配的场所。
社区开药可以开一个月,失能老人有政府兜底,助餐、配餐、送餐等“花样服务”解决不同老人在家吃饭难题……昨天,市民政局发布居家养老“养十条”,从社区养老设施、医养结合、老年用餐、老年居住等十个方面出台实惠政策,全市超过98%的老人将直接受惠。
“养十条”将在未来3到5年完成,本市将构建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这是一次“系统化、综合性解决居家养老的需求和问题”,解决的都是老人们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政府无偿供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养十条”的第一条,就是建立老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配套设施问题,即围绕“养”,在老年人身边建设养老服务驿站,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
按照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在即将完成的208所街道级养老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全市将明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标准和保障措施,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16年,在城六区试点建设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李红兵表示,和街道级照料中心相比,养老服务驿站更像是一个老年活动场所、一个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驿站将具备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众多功能,可以满足居家养老的基本服务需求。更实惠的是,为解决场地难寻、场租昂贵、建设成本高的问题,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将由各区政府通过资源整合、置换、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无偿提供服务设施”,并因地制宜给予一次性开办相关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不能转嫁到市民身上?!崩詈毂担庑╂湔径冀凶ㄒ档?、有品牌效应的社会力量低价运营,最终实现与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互为补充,共同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常见病医保药纳入社区药品目录在“养十条”中,有一条是围绕“药”,推出便民举措,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先便捷的服务。李红兵说,将联合人力社保、医疗卫生等部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和基层用药制度,促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衔接,逐步通过“一个平台、上下联动”统一大医院与社区的药品采购目录。今后,将把老年人常见病医保范围各类药品纳入社区药品目录,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同时,本市将以社区试点方式,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类慢性病为突破点,逐步让老年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慢性疾病稳定期常用药品的长处方便利?!岸杂械男卸槐憷先?,或许可以一次拿药,就可以维持一个月、两个月的使用量?!崩詈毂担诰突岢鎏ㄏ喙氐木咛灏旆?。针对医生只能在执业地点提供医疗服务的限制,本市在居家养老医护政策上也将有新的改革创新。例如,在现有基本医疗健康服务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可以为出行不便的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低风险上门医疗、护理、送药及家庭病床等服务。例如,装尿管、插胃管、褥疮处理等治疗。5年内全部完成困难户适老家居改造在预防老年人跌倒、失能方面,“养十条”也专门列出一条惠民措施,就是围绕“住”,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按照计划,民政部门将为本市户籍有需求的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针对通道、居室、卫生间等生活场所进行通行、助浴、如厕等适老化改造,以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2016年,全市将改造5000户老年人家庭。“十三五”期间,这些服务将覆盖全部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并引导其他有需求的社会家庭自主进行改造。“这次首先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李红兵说,这更好地体现了政府的兜底政策特点。同时,本市还将支持社会力量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配备生活辅助器具等。为有需求的失智老人免费发放防走失手环10000个。政府将支持社会力量研发、生产和销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产品,建设老年用品展示中心,作为老年产品用品集中展销、体验和适配的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