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附近过夜电话联系_全国品茶修车资源交流入口_初中女生卖身赚钱_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专家:尽快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对老龄化

2017-09-18 13:00:3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浏览:85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健康老龄化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应尽快实施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系统工程。同时,尽快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体制机制。

日前,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健康老龄化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应尽快实施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系统工程。同时,尽快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体制机制。

官方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5%。老年人健康状态普遍脆弱,慢性病发病率高,社会医疗成本增加。同时,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老年抚养比攀升,老龄化先于工业化并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人失能残障发病率高,生活质量低下,社会医疗成本增加。

对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认为,应对老龄化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也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政府要对基本养老与基本医疗给予保障;在高端养老与医疗领域,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推行高端养老设施,会脱离中国的国情会难以为继。他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积极完善弹性退休政策,并及时调整相关法律政策。

专家指出,老年人健康状态普遍脆弱,慢性病发病率高,社会医疗成本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人出现了营养、健康照护、康复等各方面问题,老年人健康服务模式也应从医院治疗模式向健康维护模式和医养结合模式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俞梦孙建议,应尽快实施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系统工程?!罢獠唤鲇欣诠依夏晔乱捣⒄?,而且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开支,充分发挥老年人功能?!?/p>

俞梦孙认为,实施健康系统工程要从改变老年人观念开始。一是建立“健康的主人是自己”的观念,要在精神层面上树立积极主动的健康观;二是适当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工作;三是积极引导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首先引导他们从恢复健康开始。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也认为,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要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生活素养水平放在首位,要优化保障,发展健康产业,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未来5-10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健康产业将成为我国增速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并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健康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突出亮点;二是健康产业正从医疗服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并将超过医疗产业;三是社会资本将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迟福林认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滞后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人才结构等结构性失衡。为此建议,一是加快健康服务业市场开放;二是实现健康职业教育市场的全面开放;三是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发展健康产业的重大举措;四是加快完善健康产业的市场监管体系。

此外,参会专家普遍认为,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当降低参保人长期护理负担的重要措施。据了解,目前,日本、荷兰、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已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美国等则发展了长期护理的商业保险模式。

人社部此前表示,将探索为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力争在2020年之前,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社会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建议,应尽快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体制机制,一是把资金补偿手段和服务保障手段融为一体、统筹考虑;二是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政府补贴、社会救助、公益慈善为辅的资金筹集模式;三是应积极倡导“中档设施、小型适用,专业水准、优质服务,融入社区、惠至居家”的服务;四是加强人社部、民政部、卫计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指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尽快实现优惠政策平等化、服务能力建设均衡化、服务内容全面化和对接无缝化、补贴机制差异化及人才建设标准化。对机构养老服务而言,一是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行业发展效率;二是加快护理型养老机构发展,解决老年群体的刚需;三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民办机构;四是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督管理,推动市场良性竞争;五是加强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壮大从业人员队伍。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b6rjr.jgbs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