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附近过夜电话联系_全国品茶修车资源交流入口_初中女生卖身赚钱_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重庆首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中心明投用 提供24小时托养

2018-07-31 11:44:01   来源: 重庆晨报 浏览:121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18―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重点打造1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1123201502_15330070070941n (1).png

上清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化设备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18―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重点打造1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中,2018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200个,建设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2019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400个,建设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0个;2020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400个,建设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0个。

今年是重庆新一轮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的开局之年。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完成56个,其余144个也全部完成选址进入施工阶段,预计11月全部完成;而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有30个按标准推进,最终验收20个。

三类老人24小时托养服务

昨日,1810平方米的上清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有老人入住。该中心按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标准打造,与社区养老服务站最大的区别是,其与市、区县级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开展跨区域的康复保健、家政服务、短期托养、长期照护、精神关爱等综合性养老服务。

今年90岁的周家声家住春森路,目前他已和妻子体验入住上清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好几天了。他说,这里环境好、服务好,护士每天都要做简单的体检,患冠心病的他也可以就近去医院看病,在吃住上也为家庭省去不少麻烦。

上清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取“民办公助”方式,由凯尔养老负责运营。

该中心有65张床位,可以提供中短期的24小时托养服务。中心设自理、失能、失智居住区域,收费在每月3000-6000元不等。与周边三甲、二甲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与周边社区医院签订巡诊协议,专家定期巡诊。此外还有大量智能化照护设备,包括心率、呼吸实时监控,离床报警等。

日间照料收费每月1200元,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外,还可为老人提供助浴、康复理疗、就餐等服务。

居家养老方面,该中心可提供居家入户服务。“小佑照护到家”产品可提供老年餐饮和入户照护,“这是订单式的消费,老人可以订制?!?/p>

该中心将于明日正式投用,是全市首个投用的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辐射周边七八百名老人。

年内建2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怎么建?方案明确,为确保1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快速推进,今年开展2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先行先试工作。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选择了30个项目按市级示范标准同步推进,最终将验收20个项目。预计9月投用10个以上,年内20个全部投用。

一般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包括组织文娱活动、日间照料等服务。而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提供更多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

方案要求,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选址布局、评估建站、效能评价、品牌打造、营销宣传”等方面统一规划实施,与市、区县级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开展跨区域的康复保健、家政服务、短期托养、长期照护、精神关爱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如何保证建设质量?该负责人表示,整个过程有第三方对建设质量进行监督,不合格的无法通过验收。

2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月全部完工

方案明确,新建社区按人均不低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每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面积应达到750平方米以上;老社区应参照新建社区标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采取购买、置换、租赁、转换等方式予以配建。

此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应选址在地形平坦、阳光充足、通风及环境绿化良好的地方,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达到“五个一”(一批设施设备、一支服务队伍、一套服务标准、一个信息平台、一批服务项目)基本要求,为老年人提供助急、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乐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养老服务。

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运营。

截至去年,我市已经打造了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今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已竣工56个,其余144个正在施工阶段,预计11月全部完工。记者陈翔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b6rjr.jgbs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