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海南省民政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海南省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 (试行)》,该办法明确了运营方应具备条件、确定运营方的程序以及所有权方和运营方权责等内容。
该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运营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是具有一定的养老服务或医疗服务从业经历和经验;三是拥有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四是无违法违规记录。
(二)确定运营方的程序,养老机构实施公建民营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可的产权交易机构通过公开方式确定运营方。在无法通过公开方式确定运营方时,经征求同级财政、发改部门意见,可以选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连锁养老服务企业或社会组织作为运营方,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风险保证金和管理发展资金,通俗地来说就是押金和租金。风险保证金按照该机构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设施建设安装费、设备购置费)的1%计算,由运营方以押金形式向所有权方一次性缴纳;管理发展资金由运营方向所有权方逐年缴纳,原则上每年不低于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1%,管理发展资金可经协商后确定减免事宜,但减免不能超过3年。
能够享受特困救助供养政策的对象是,具有海南省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应当依法按照规定程序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纳入特困救助供养以后,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四个方面的救助:
一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可以通过实物或现金的方式予以保障。目前,我省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下一步还要适当提高。
二是提供基本照料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的对象在日常生活和住院期间给予必要的照料服务。目前,我省对失能人员的照料护理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0.7倍,半失能人员的照料护理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0.4倍。
三是提供疾病治疗救助。全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规定支付后仍有不足的,从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也就是对特困人员的疾病治疗实行全额报销。
四是提供丧葬服务。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供养服务机构办理,分散供养的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亲属办理。丧葬费用从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目前我省特困人员丧葬标准为不超过12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即不超过72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联合省民政厅、省大数据管理局,从拓展在线拍照认证方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高龄长寿老人补贴”申领服务,目前该事项共支持“刷脸认证办理”“拍照人工审核办理”“线下人工补录”三种办理方式。
2023-12-26 18:12:53
记者从海南省民政厅获悉:《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短趵肪劢菇饩隼夏耆思蹦殉钆挝侍?,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注重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短板、鼓励支持外资来琼发展养老产业。
2023-07-06 23:07:02
养老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截至2022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2.6万人,占比15.8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6.24万人,占比11.32%。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2023-06-20 16:06:57
5月24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短趵分饕腥筇氐悖阂皇敲魅飞缜戏裆枋┡浣ū曜迹亲⒅孛植古┐逖戏穹⒄苟贪?,三是鼓励支持外资来琼发展养老产业。
2023-05-26 17:05: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工行海南省分行在同业率先推出年金业务以来,持续为辖内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优质养老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等养老金融服务,积极满足客户年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助力提升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
2023-05-16 18:05:0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