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结伴儿走进老年大学,重拾“背上书包上学堂”的乐趣。
1月18日上午记者一走进泰州市老年大学海陵区城南街道分校,就看到学员正在翩翩起舞。泰州市老年大学城南街道分校学员缪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老师教的舞都非常好,让我自己的身体越跳越年轻,越跳越有劲儿。而且现在老年大学开到了家门口,越来越方便了。”
除了泰州城南街道分校,泰州市老年大学还在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开设了11所分校,实现了泰州市区老年大学全覆盖,课程种类也非常丰富,有舞蹈、声乐,还有乒乓球等课程。
据介绍,泰州市老年大学不断优化和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招生规模从起初的11个班158个名额,增加到了现在63个班1000多个名额,并把教学模式从本部教学、社区分校授课,拓展到了掌上课堂、网络直播,实现了“云教学”,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学习。
泰州市老年大学校长于华根告诉记者:“我们在泰州市区开办老年大学分校,把老年人喜欢的课程送到他们家门口,方便他们学习,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炖帧R院?,随着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增加,我们会根据情况,去调整分校的数量和教学科目,让老年人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蹦壳肮炖夏甏笱а;肪澈?、专业多、教学规范且收费低廉,一门课一学期费用仅一两百元,经济实惠,对老年人很有吸引力??炖夏甏笱Х中?,能够让更多的老人走进大学课堂,享受文化养老这一惠民政策。截至目前,泰州市区已实现老年大学全覆盖,累计惠及学员近万人。
目前,江苏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社区老年大学的建设,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老有所学”。在苏州吴中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开办老年学苑,目前已开出舞蹈、声乐等11个班级。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高钟表示:“老年大学一定要下沉到社区,发动专业的社会力量。很多退休老师愿意发挥余热,把社会的力量发动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奥体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二楼,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奥体社区乐享老年大学舞蹈班的20多位学员翩翩起舞。一曲结束,家住丹枫园的学员刘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退休后能重拾年轻时的舞蹈爱好,在家门口‘上大学’,一点儿不耽误做饭、接孩子!”南京市建邺区奥体社区地处南京河西新城中心区域,下辖海棠园、丹枫园、紫薇园等6个小区。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多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高,“上学”需求由来已久。为满足老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2018年社区与钟山老来俏老年艺术大学合作,用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办起老年大学,开设朗诵班、书法班、模特班、摄影班等7个班级,社区近200位老人在家门口“背起书包上学堂”。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老年居民“学起来”“乐起来”。南京建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办老年大学,既满足老年人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又为老年人结交朋友、丰富生活搭建了平台,让老人的生活由“养老”变为“享老”。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国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3日,山西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新学期正式开始。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山西老年大学积极谋划开展新学期教学课程改革,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提升老年教育质量。
2025-03-13 17:03:31
3月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下设的中医老年大学迎来开学第一课,首届80余名中老年学员进入校园学习中医。这是我国首家中医老年大学,由北中医整合优质中医教育和医疗资源,依托该校教育学院成立。
2025-03-07 18:03:29
5月30日,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办、威海市老年大学承办的全国老年大学“游学养”工作交流会在威海市召开。
2024-06-05 17:06:40
上海老年大学实现了校园5G信号全覆盖。智慧校园把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施设备“搬”进学校,变成教具,通过智能设备体验场景,让老年人学习扫码支付、下载视频等。学校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场景,打造一间间“智慧生活体验空间”。
2024-05-10 16:05:04
2024年3月,第二届全国老年大学线上公开课堂正式上线。此次公开课堂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办,网上老年大学承办,各省老年大学协会、各地老年大学、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协办。
2024-03-20 12:03:44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