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东南部的壶关县,八百里太行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八泉峡、青龙峡、红豆峡等200多处景观景点,形成了壮美奇特的“太行画廊”。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禀赋,不断开发“文化+旅游”“旅游+康养”“生态+旅游”等文旅康养新业态,成为山西首批重点打造的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之一。
今年7月,壶关县首届非遗宣传展示暨文旅推介活动举办,全方位展示壶关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吸引了超5万人次游客畅游壶关,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50%。
近年来,壶关县充分发挥八泉峡、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等景区的带动效应,突出抓好提档升级行动,切实增强景区综合竞争力,全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入冬之后,有“太行第一雄峡”美誉的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展现出了别样魅力。八泉峡景区注重景区提质升级,大力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景区游览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澳涞坞文化产业园项目落户壶关县,聚合了影视拍摄、短视频制作、写生基地等多元文化产业板块。
依托澳涞坞文化产业园,壶关县积极推进中医中药与旅游、养生的深度融合,打造太行山大峡谷康养旅游产品;融合观光、休闲、美食、体验等元素,推出旅游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实现旅游业态互补、联动发展,为太行板块壶关区域文旅康养品牌的发展注入新活力。2023年,壶关县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44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216%。
放眼广阔乡村,壶关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太行山大峡谷轨道交通、大峡谷旅游专线,整合沿线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出红色、绿色、古色景区景点200余处,发展文旅康养村庄30个,创建大河村、大峡谷镇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9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壶关县在重点景区周边打造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民风民俗多样的旅游民宿集群。2017年,凤凰山庄联合岭东村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岭东村旧址保存完好的300孔旧窑洞和70多个窑洞小院,打造成窑洞民宿和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增设千米环形跑马场、亲鸟园、亲猴园、鸽子广场等项目十余个。梧桐小院、憨乐居、古筝小院等民宿各具风格,彰显着本地文化特色。据悉,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来,民宿生意越来越好。
在壶关县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与推进“千万工程”一体发力过程中,涌现出岭东村、常平村、南平头坞村、仙居村、十里岭、黄崖底村等特色乡村,乡村处处绘新景。如今,壶关县已初步形成“一城、三区、三廊、十大康养小镇、百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文旅康养发展格局,吸引更多游客流连忘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